名称: | 1964年因斯布鲁克冬奥会 | 举办国家: | ![]() |
年份: | 1964 | 国家代码 | AT |
举办时间: | 1964-01-29T07:00:00Z | 1964-02-09T19:00:00Z | |
运动员: | 1091 | 运动队: | 36 |
赛事: | 34 | 类型: | 冬奥会 |
### 雪量不够
因斯布鲁克冬奥会一度受到雪量不够的威胁。奥地利军队迅速展开援助,从雪山上砍下了20000块冰块,并将冰块运往雪橇和雪车赛道。军队还运送了40000立方米的雪到高山滑雪赛道,并储存了20000立方米散雪备用。
### 首秀和第一次
蒙古、印度、朝鲜首次参加冬奥会,朝鲜选手韩弼花斩获女子3000米速滑银牌——该国第一枚冬奥会奖牌。雪车比赛中,运动员在人造冰赛道进行比赛 - 另一个历史第一次。人造冰赛道大大降低了这项运动的危险性。
### 家族事务
18岁的法国滑雪运动员马里埃尔·戈伊特舍尔在女子回转比赛中落后于姐姐克里斯丁·戈伊特舍尔获得亚军。两天后,马里埃尔在大回转项目上完成复仇,击败了姐姐。
### 奥运精神
雪车项目上,意大利选手欧金尼奥·蒙蒂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他将备用螺丝借给了夺得金牌的英国组合托尼·纳什/罗宾·狄克森。意大利队最终摘得铜牌,蒙蒂也成为象征体育精神的顾拜旦奖章的首位获得者。
**参赛国数量:** 36个
**参赛运动员数量:** 1091名(女子199名,男子892名)
**竞赛项目数量:** 34
**志愿者数量:** N/A
**媒体数量:** N/A
### 圣火在奥林匹亚点燃
冬奥会历史上第一次,圣火在奥林匹亚点燃。此后,每届冬奥会的圣火都在那里点燃。
### 精准计时
高山滑雪计时首次引入微秒概念。
### 注定的河
因斯布鲁克的名字源自因河。因河起源在瑞士阿尔卑斯山区。1928年和1948年圣莫里茨冬奥会以及1964年、1976年因斯布鲁克冬奥会是冬奥会历史上四届在河畔举行的冬奥会。
### 100万观众
那届冬奥会,超过100万观众(1073000人)在坡道旁边观看了奥运会冠军的精彩表现。高山滑雪项目和冰球比赛的观众人数创纪录。
### 开幕式和闭幕式在不同体育场进行
开幕式在伯吉瑟尔跳台滑雪体育场举行。运动员在空中俯瞰整座城市和所有奥运设施。闭幕会在奥林匹亚体育场举行,那里的冰场用于花样滑冰和冰球比赛。
### 仪式
1964年2月9日,因斯布鲁克。体育场全景图
#### 正式宣布奥运会开幕:
阿道夫·沙夫总统
#### 奥运圣火点燃:
约瑟夫·里德尔(高山滑雪)
#### 运动员宣誓:
保罗·阿斯特(雪车)领宣
#### 裁判员宣誓:
冬奥会裁判员宣誓首次亮相冬奥会是在1972年长野冬奥会上